WFU

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

台灣給東南亞居民的關懷---<四方報>

一直以來,我總是喜歡聽故事

來自家鄉的故事、來自義鄉的故事、來自世界的故事

我以為自己只是純粹喜歡文字的力量和精采的說書

現在發現原來不只如此

故事,是有生命的,那堅強勇敢的生命力

使我聽完後忍不住哽咽、哭泣



現在問我台灣之光是甚麼?我會說我又發現了一個台灣的寶---<四方報>。


在「英美青少年小說」的課程裡,系主任提起這學期的課程參與了「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劃」。教授熱情的邀我們在星期三下午來聽演講,演講者是「台灣立報」的張正、廖雲章老師。當時我沒有多想,純粹帶著喜歡這堂課的熱忱與我所尊敬的主任大力推薦,在未做功課的前提下匆匆趕到演講教室就定位。

張正老師開先鋒,上台簡單介紹東南亞國家的概念。從這11個國家使用的語言、宗教、文化,與最重要的---在台工作的人口。PPT上面清清楚楚標示著越南、印尼、泰國...等在台人口,張正老師也詳盡告訴我們這些人口變化的因果和關係,兩國的律法和公家機關的態度在背後造成巨大的影響。張老師後來告訴我們他以前讀東南亞科系、修過越南語,因此發現越南話和台語的相似度很高,進而越學越有心得,甚至到越南唸書,交當地的朋友、玩當地的景點、了解當地的文化。更深的是,張老師和廖老師(他們其實是夫妻)最愛做「田野調查」。此時,廖老師換手上台說了很多故事給我們聽。

他們的「田野調查」就是在台四處拜訪從東南亞過來的外籍工作者,收集他們的故事,或許心酸血淚史,或許追憶與思鄉,波動著心中的漣漪,建立強烈的連結。廖老師說只要對他們是出善意,一兩句寒暄,甚至不斷拜訪,他們就有說不完的故事一次向你訴說。就算在台灣,他倆還是拜訪許多據點收集這些精彩的故事:在越南天主教會的拜訪,遇見曾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折斷脊椎的越南少女;在小餐館,和外籍服務員當朋友進而參加他們的聚會與夜店舞會;在北台灣漁港,邂逅在漁船上打拼、時而必須和船長對峙的泰國男孩;在晴空萬里的公園,尋找推著老人家出門的外籍幫傭;在街上散步,初遇賣小火鍋的外籍新娘不但有繪畫的才藝,同時也是他們的忠實粉絲。這些淒美的Urban Legends刻劃許多外籍人民的熱情、無奈、喜悅、悲慟、希望。

起初我只是個普通的聽眾,可是就在當下,彷彿我也深入其境,和他們一起傾聽這些楚楚動人的故事。張老師與廖老師說的故事引起我的共鳴,不知是強而有力的文字、兩人的善心與熱忱還事故事的力量與美麗,我竟然聽到哽咽落淚。我一直回頭想,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突如其來的反應?我明明就沒有和外籍人民深入接觸;也沒有類似的際遇與感受,為何他們的演講會使我忍不住淚水的墜落,甚至在回想這次的經驗時仍會情緒盎然、激動。或許是我不曾正視的議題產生了極度的關心,想了解更多、感受越多;也或許是因為看到這些身在異鄉的人們有個歸屬的媒介,而感到欣慰、感動。不知從何開始,我開始關注異鄉的朋友們,雖然自己沒有離鄉過,有時卻能有相同的感受。難道是我人在家鄉,心卻不在嗎?時而感到自己格格不入,即使身在同鄉,也覺得孤立。我一直都知道我是個怪異的女孩,對於無法融入族群或是需要花很多時間跟心力還融入族群,感到疲憊與不知所措。是因為這樣,我聽完故事才會落下眼淚嗎?因為異鄉之人可以藉由一份報紙得到慰藉,自己也替他們感到開心?但這次的重點不在我,為何會哭,我想在細細思索這個問題,總會有結論的。

聽完演講後,我偷偷溜到兩未演講者身邊,請求他們跟我拍照。結果他們發現我雙眼壓抑的淚水,害的兩位尷尬不已。我也覺得自己好丟臉,居然在大家面前抽紅著淚光,最後用「自己讀文學院,比較感性。」和「演講實在太好聽了!十分感動」等理由搪塞過去。可是拍出來的相片也足以證明我哭過的痕跡。最糗的是,自己尊敬的老師和主任都看在眼裡!媽啊!真的是丟臉丟到家了!似乎也是為了安慰我,廖老師送我一份當期的四方報給我留念,我很感激的收下這份禮物,說不定我也可以用這份報紙拜訪其他東南亞居民!

廖老師給的<四方報>,這份報紙真的是台灣人情味的最佳表現!

問我台灣的寶是甚麼?其中一個答案一定是<四方報>。或許應該說是,創立這份報紙的每一個人、每一分用心、每一個理念。這些力量構成了不滅的希望,也增強了外籍人民和這塊土地的連結。台灣或許不重要,國土或許小的可以,但在這些人的努力下,我們這個大社區似乎又擴大了不少。下次,我也要做個小小的田野調查,拜訪這裡的泰式料理店、那裡的越南雜貨店、學生的陪讀阿姨,或是去公園走走晃晃。激發了想當個吟遊詩人、說書人的念頭,拜訪不同的據點聽故事,說不定我也可以收集這些故事再說給大家聽,甚至和他們交換我的故事,把我的視野越擴越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